典故《绵蕝》什么意思|出处|释义|例句|用典

典故《绵蕝》什么意思|出处|释义|例句|用典

诗词典故·绵蕝

【出典】 《史记》卷九九《叔孙通列传》:“(叔孙通)说上曰:‘……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余人为绵蕞野外。”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骃案:如淳曰:‘置设绵索,为习肄处。蕞谓以茅剪树地为篡位。《春秋传》曰“置茅蕝”也。’”

【释义】 汉高祖刘邦即帝位后,按照叔孙通的建议,制定上朝的礼仪。演习朝仪时,曾用“绵蕞”(即“绵蕝”),即束茅以表位。

【例句】 当年事,本是泗亭沛县。却教绵蕝成殿。(刘辰翁《摸鱼儿·和巽吾留别韵》3248)这里用刘邦发迹兴汉事,寄托盛衰兴废之感。参见“泗亭沛县”条。

相关推荐

DNF创新世纪幽灵套性能测试 是神装还是鸡肋?_手机网易网
如何使用电子面单
beat365在线体育访问不了

如何使用电子面单

⌛ 2025-07-20 👁️ 8074
掎什么之势的成语
365服务平台

掎什么之势的成语

⌛ 2025-08-20 👁️ 6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