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尾古村落于宋代立村,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一个李氏家族聚落。古村落占地面积约40000平方米,依自然山势缓坡而建,围前三口鱼塘一大二小,分别代表蟹壳与两只蟹钳,围面两口古井代表两只蟹眼,仿生喻意一只巨蟹守护后面的村落和前面的千亩良田。古村落由围墙、炮楼、里巷、祠堂、书室、民居、古井、池塘、古榕等组成很有特色的聚族而居的农业村落文化景观,并保留大量精美的石雕、木雕、灰塑建筑构件,是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规模较大、原生态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村落之一。村落中现保存有明清时期民居268座,其中祠堂21座,古井15眼,书室19座,围门4座,谯楼17座,水塘6口,其中以清代晚期的建筑保存最为完好,具有浓郁的岭南地方特色,具有鲜明的广府文化特色,是研究岭南古建筑特别是广府建筑的重要实例,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同时,塘尾村至今仍保存有浓郁的岭南传统民俗文化,每年农历七月初一至初七举办“康王宝诞”活动,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云岗古寺
位于东莞市石排镇埔心村,是省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少有的儒教、佛教和道教三教合一的古寺。云岗古寺相传建于宋朝,第一进、第二进、第三进的额枋下分别雕刻和写有“清雍正二年”、“明弘治十六年”、“清顺治十一年”重修的字样,是东莞境内至今发现唯一的有明、清两代题记的古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寺院里面供奉多位佛祖菩萨,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古寺会开展祈福、放生、吃斋等活动,香火非常旺盛。云岗古寺与塘尾古村落直线距离约200米,两者通过生态公园连接,环境优美静谧。
古围美食(午餐)
位于塘尾古村落内,在这种古色古香的小院子里吃饭,会感觉多了一些人情味。这里吃的都是一些农家住家菜,味道绝对正宗,菜品不追求过多的摆盘,吃的就是一种“妈妈的味道”。招牌菜是碌鹅和碌鱼丸。
潇湴湖-木兰园-海仔湖
位于东莞市石排镇田边村、横山村、中坑村交界,红石山脉旁,总面积约700亩,沿湖建有一条全长约5公里的环湖滨水景观带,设有环湖绿道、人行道、景观绿化、体育健身设施、广场、栈道、观赏亭、人工岛等,与红石山燕岭古采石场遗址公园一起形成一片美丽的湖光山色胜景,是居民休闲、游憩的好去处。其中,木兰园为全市首个,种植名贵木兰科乔木约450株,品种主要有大红运玉兰、富贵红玉兰、亮叶木莲、飞黄玉兰等。樱花道位于海仔湖,共种有1150棵樱花树,包含中国红和广州樱两个品种,喜庆的中国红大约每年1月份开花,浪漫的广州樱则3月份开花。每到花开时节,游湖赏樱踏青的游客络绎不绝。
红石山燕岭古采石场遗址公园
位于东莞市石排镇石排大道田边村路段,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东莞唯一的红砂岩采石场遗址,数百年采石残留下来的石壁、石柱形成了壮丽的地理景观,遗址以“十八房间”、“补天石”、“摩崖石刻”等为主要景观遗存,展现了特色红砂岩的文化及旅游价值。据推测,红石山燕岭古采石场自宋朝末年开始采掘,并依托东江水路运输,全市有30个镇街的明清古建筑墙基、柱础、石柱、门框、石雕、古井和巷道采用的红石都产于此地。
公园占地约298亩,以保护开发为原则,最大限度保持古采石场遗址原始面貌,将岭南元素融入其中,打造以红石为特色的主题公园。总体布局为“一心、一环、一轴、多片区”的结构,“一心”主要为古采石场遗址核心区,“一环”为环湖景观带,“一轴”为主入口广场区连接“补天石”遗址景观区的轴线游览线路,“多片区”指遗址公园的碑刻展览区、展览馆区、盆景园、中心湖泊区、入口广场区等多个片区,配套游客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景观栈道、电瓶车道、园林绿化等。
云岗古苑创意文化街(晚餐)
位于东莞市石排镇埔心村,以埔心村古建筑群为依托,民俗文化底蕴深厚,由“旧围”内的旧房改造而成,是集旅游休闲、餐饮美食、文化艺术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村落。该地距石排镇中心区约2公里,各项设施比较齐全,有着良好的经营环境。现改造完成的清吧、咖啡馆、音乐餐吧、私房菜等特色项目已吸引了大量游客,四周有绿茵小道、亭阁回廊,并配套旅游厕所、停车场等。既可用餐,也在古风韵味中度过休闲时光。
城市广场观赏音乐喷泉
石排城市广场位于东莞市石排镇石排大道侧,坐落于镇中心区,毗邻镇行政办事中心,位置适中,交通便利。内建有文化广场、主入口广场、次入口广场、网球场、篮球场、游泳池、儿童乐园、健身路径等文化体育设施,配套音乐喷泉、饮食、商场、电影院等商业娱乐设施,能开展多项文化休闲活动。广场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种植的花草树木达168种,绿化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水体面积近9万平方米,是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备,集娱乐、运动、休闲于一体的公共场所。石排城市广场现在已经成为石排最聚人气的地方,在这里,可散步、打球、游泳、唱K、看电影、或玩小型机动游戏,其乐无穷。
摩崖石刻
位于东莞市石排镇燕窝村,是红石山脉燕岭古采石场遗址的一部分,石刻是清光绪十六年(1890)石龙富商孙奭赞颂燕岭古采石场风光的题词和诗文。石刻为阴刻行书,其中“咸钦燕岭”四个大字字径都超过2平方米,书法雄强俊逸,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旁边附有诗文一首48字,诗曰:“文卿大雅,心广体胖,结庐燕岭,万物静观,池鱼逐荔,花鸟口啼红,千林明月,叠嶂清风,与人同兴,佳景时适,高山仰止,书赠铭峰。”
东江水泥厂旧址
位于东莞市石排镇燕窝村的东江边,于1987年2月开始筹建,1988 年8月投产。当时厂区面积100多亩(目前总占地面积约250亩),拥有现代化液压机械化立窑,以及各种先进设备。厂区内的生产设备虽然已经拆除,但立窖生产厂房、 办公楼、检验楼、水泥仓库、装卸码头等主体建筑全都保存完好,是东莞市目前唯一未被拆除的水泥厂厂区。它经历了并见证了我国国有集体企业在改革大潮中所走过的艰难历程,是东莞工业发展一个浓缩的历史。
独特的厂房结构已吸引了众多拍摄团队探访。现计划利用水泥厂原建筑结构基础,改造空置厂房,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鲤鱼洲岛
位于石排镇田边村东江河流中的一个沙洲岛,约1098亩。它处在石排镇的西北端,被东江江流四面环绕,因形状像鲤鱼,故称为鲤鱼洲。鲤鱼洲沿江绵延千米,潮平岸阔,水碧天青,蕉林叠翠,绿竹摇风,草长莺飞,如水中仙岛;罗浮山大桥横跨洲尾,如彩虹飞渡,景色宜人。而且岛上民风淳朴,鸡鸣犬吠,充满宁静、安祥、平和的气息。
岛上现居住有100多村民,主要从事蔬菜和芭蕉种植业。因岛上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村民多数长寿,是石排镇有名的长寿村。岛上有渡船供村民和游客出入,岛上村道实现了硬化,沿河的东江大道与全市路网相通,交通十分便捷,并建有停车场、渡船码头等配套设施。
人们到岛上可以在江边垂钓,也可以在农场小道上散步休闲,或者到农场体验传统农业种植的乐趣,可以采购村民自种自养的各种蔬果、鸡鸭等农产品,也可以观赏格桑花、油菜花、摘草莓、品尝农家菜,是休闲观光、亲子活动的绝好去处,每到周末,游客络绎不绝。
“康王宝诞”旅游文化节活动
“康王宝诞”是石排镇塘尾村每逢农历七月初一至初七举办的民俗活动,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以“抬大神”全体巡游的方式,纪念北宋抗辽名将康王(名康保裔)的生日,以祈求平安好运,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结合此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近年来石排镇组织策划旅游文化节,展现石排镇塘尾村特色旅游资源及“康王宝诞”的文化底蕴。活动内容每年坚持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主要包括康王出巡、粤曲专场、千人宴、开幕式晚会、传统美食街、欢乐跑、摄影展、画展、传统文化技艺展演等等。
酒店信息
镇中心区商务酒店较多,如尚客优精选酒店、九天精品酒店、浮乐德商旅酒店、云景酒店、凯逸商务酒店、八方精选酒店、月亮之家连锁酒店、遇见时尚酒店、柏菲酒店等,在网上均能预订,导航均有定位。
END
获取更多石排资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